文 | 刀客Doc
在广告市场,长视频网站的吸引力确实在减弱,这一趋势似乎还在加剧。最近,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:过去五年,在线视频广告的份额逐年下降,预计明年占比将不足3%。
从各大视频平台的财报中也能看出这一趋势:今年二季度,爱奇艺的在线广告收入同比下降了2%,芒果TV的情况同样不佳。而只有腾讯视频的广告业务略有增长,但其增长也难以扭转长视频在广告市场节节败退的局面。
长视频广告市场的颓势,除了受到会员业务的制约外,还有一个原因是广告主对长视频广告效果的评价指标发生了变化。近年来,相比CPM(每千人成本)为代表的曝光指标,品牌广告主更加重视CTR(点击率)。CTR是衡量广告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指标,能够直接反映用户的兴趣。高CTR通常意味着广告内容更能引起目标用户的兴趣和关注。
此外,长视频平台的流量分布极不平衡,也让广告主感到头疼:头部IP的优质资源普遍稀缺,而中腰部的普通资源却难以吸引广告主的注意。在采购方式上,头部内容一般采用CPM-合约广告的方式,这是广告主最主流和首选的采购方式。但常规分级按刊例价打折,存在议价空间。头部综艺/剧的视频平台往往是待价而沽,通常根据具体情况定价。
长视频网站的KA大客户有限,这些客户支撑着全网一半以上的品牌广告费(区别于效果广告费用)。这些品牌所在的行业集中度很高,主要集中在大快消品行业,如食品饮料、日化美妆、3C等。由于行业属性相同,这些品牌在投放定向需求上重叠度也很高,这就造成了优质资源总是供不应求,品牌只能争夺有限的资源。为了维护关系,当资源短缺时,长视频平台会给签了年框的品牌进行10%~20%左右的曝光赠送。
另一方面,当头部资源争抢激烈,普通资源(低线城市/低级别内容)却大量剩余,无人问津。因此,爱奇艺、优酷、芒果等平台将普通资源(低级别内容)的广告资源位接入ADX(Ad Exchange广告交易平台),一般是通过CPM/CPV/CPC竞价购买。这一部分的广告单价较低,长视频网站就按照长尾流量售卖了。
不同行业对长视频广告的投放有不同的需求。例如,食品饮料在内容植入上选择面较广泛,在投放逻辑上,是人群>内容。而美妆类品牌偏好垂直类内容植入,重视内容IP的立意和质感。头部品牌在选择投放标的的时候,更在乎IP的内容差异、用户人群覆盖。
与视频网站的合作,品牌不会只在一两家投放,而是全都以签年框的形式,爱优腾芒四家主流视频平台雨露均沾。超头部的广告主在单一平台的年度预算一般是2000万起步。但这笔预算是根据消耗情况实时变化的,广告主会结合节点(营销节点或者产品上市节点)投放,实际消耗金额不一定就是年框约定的金额,受平台流量、广告库存影响较大。
目前,长视频网站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广告模式去增加营收,主要还是靠好的内容作为主要驱动力,来牵引会员和广告收入。但头部的内容生产依然存在不确定性,市场上爆款剧集和综艺的数量有限。长视频平台在增加库存上,已经做了很多尝试,但要么很难标准化,只能做定制;要么费用很高,难以普及;要么用力过猛会影响用户体验,所以还不能大幅度提升广告营收。
电视大屏在未来可能是一个增长点。但这一市场在国内比较独特,是个三角结构:由平台方、牌照方和终端方组成,相对来说比较复杂。同时受到政策监管、效果监测的问题,国内CTV市场一直没有像海外一样爆发,短期内也还难以成为视频平台的第二增长点。
对长视频网站的广告变现来说,前有猛虎,后有追兵。今年以来,连Netflix这个国内长视频的标杆,都开始认真考虑做广告了。爱优腾芒们是时候认真考虑一下,怎样才能赚更多广告费了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嘉忆网络科技,本文标题:《长视频为什么在广告市场上节节败退?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