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流落人间的“五八”:一段遗忘与寻找的乡愁
内容:
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,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遗忘。在一个秋天的早晨,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,汽车行驶在熟悉而又陌生的乡间小道上,远远近近的风景从眼前一掠而过。时光荏苒,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,眼前的景象让我的思绪飘回到了童年时代。
小时候,农村的生活虽然贫穷落后,但那份纯朴和真实却让人难以忘怀。我清晰地记得,那年的秋天,村子里来了一位流浪汉。这位流浪汉约六十岁,脚上穿着一双破旧不堪的土布鞋,一只还露出了脚指头。下身着一条深蓝色粗布长裤,上面满是泥土。上身则是一个布满油渍的帆布长褂。他的头发很长,像是茅草一样披在肩上,胡子拉碴,不过他的五官倒是很端正,可以想象出来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帅小伙,但此时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样一位衣衫褴褛、蓬头垢面、邋邋遢遢的流浪汉和帅小伙联系在一起。
自从这位流浪汉出现在我们村子里,就经常能够看到他的身影。人们并不知道他从哪里来,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打算长期在这里待下去。刚开始时,人们对他的到来还是感到好奇,经常有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跟在他的后面模仿他走路的姿势,取笑他。大人们则不会这样做,乡下民风淳朴,大多数庄稼人性格朴实善良,平时遇到有外乡来的要饭的人,即使家里不富裕也要给口饭吃。对于这样一位老年人,人们更多的是同情和帮助,而不是嘲笑和驱逐。
这位老年人神志不清,嘴里经常嘟囔着几句话,像是“飞机来了,大炮呀,五八五八”等,还经常背诵毛主席语录:“为人民服务!保家卫国!”看得出来,他的确像是一位老兵。尽管年龄大了,但是身板笔直,走路脚下生风,一副雄赳赳,气昂昂的姿态。据村子里的人讲,这个流浪汉的确是个当兵的,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,也有人说,当年在战场上,他的脑子被大炮震坏了,耳朵被震聋了,所以变得神志不清。
他究竟有过怎样的心路历程没有人能够说的清,因为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了,甚至他连自己姓氏名谁,家住何方都不记得了。为了方便喊他,于是人们就从他的口头禅“五八五八”中给他取名“五八”,小孩子们都喊他“傻五八”。
这样一位老人,为何落到这般地步,又为何流落至此,没有人知道。他有没有老婆孩子无法确定,但是可以确定的是,在这个世上,他一定有父母双亲,兄弟姐妹,在某个地方也一定有属于他自己的家乡。
在微凉的清晨,天空蔚蓝高远,乡下农家升起缕缕炊烟。不大会,傻五八便准时出现在村子里的小巷里。他一手柱着一根长长的木棍,一手拿着一个搪瓷碗,步履蹒跚,走家串户要饭吃。他的确是岁数大了,身体早已大不如前,古铜色的脸上皱纹纵横,一双浑浊的眼睛时常见风流泪,人世间的苦难将他雕刻成了一棵锈迹斑斑的古树。他一边慢慢地跺着步,一边嘴里念念有词。无论是遇到男女老少,他一律都称为“大姐”,他这种奇怪的称呼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,苦笑不得。刚开始时,村子里还有人骂他是老流氓,后来就习以为常了。别看傻五八神志不清,但是他到每家要饭时都是毕恭毕敬的态度,嘴里还不停的说着“大姐,心心好,给点吃的吧”。虽说那个年代,很多人都吃不饱饭,但是傻五八无论到了哪个人家,人们还是很乐意给他口饭吃。傻五八饭量大,一个人能顶两个人,对此人们打趣说他这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饿坏了,想着补过来。村里有爱开玩笑的说,看傻五八吃饭简直就是一种享受。的确,无论多么普通简单的饭食他吃起来总是津津有味,给人的感觉不是为了填饱肚子,而是在享用饕餮盛宴,吃过饭再用手抹一把嘴,样子很潇洒。
秋去冬来,寒风瑟瑟,衣着单薄的傻五八走在大街上冻得浑身直打哆嗦。好心人将自家的棉衣送给了他,一件深绿色的军用大衣,一双用棉花做的棉鞋,此外还有棉裤。有了这套装备,无论多少寒冷的天气都不怕了。为了让他免受饥寒交迫之苦,有户好心的村民将自家闲置的东屋收拾干净,让傻五八住了进去。到了饭点的时候,他依旧顶风冒雪出去要饭吃。
转眼又到了年关,尽管那个年代农民的物质生活还不富裕,但是到了年关家家户户都要咬牙放血,给老婆孩子买件新衣服,家里再割上几斤肉,置办点年货,美美的过新年。当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中时,村子里再也见不到傻五八的身影。有人说,他被民政部门安置到了镇上的敬老院里安度晚年去了,有人说,他被家人接走了,还有人说,他去了另一个世界,再也不用过那种无家可归,颠簸流离,寄人篱下的讨饭生活了。不管怎样,总之人们都希望他能有一个好的归属。
傻五八,这个在村里流浪多年,却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名字,如今虽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,但他的故事却仍旧在村民间流传。他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艰辛与不易,也见证了乡村的变迁与人情的冷暖。他的身影,他的故事,如同那秋天的风,轻轻吹过,却又让人难以忘怀。